原标题:2014观点交锋: 最具争议的20个观点
争议话题1 中国房地产是否已迎来趋势性拐点?
【交锋背景】2014年以来,中国“国房景气指数”逐月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放缓,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跌的城市不断增加。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断加深,各地地方政府从6月开始取消限购,不断放松调控;央行也最终放松首套房认定政策。面对不似以往“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走势,社会各界对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研判形成了不同的阵营,有了不同的看法。
【代表性观点】
61.中国楼市不是崩盘,也不是拐点
从2014年楼市变化来看,不是崩盘,也不是拐点,而是分化和调整,经过自我消化和房价盘整之后,楼市将企稳,且更健康发展,楼市将迎来“白银时代”。新型城镇化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如果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至少可支撑中国经济走30年……关于房产税方面,房产税从无到有,会影响方方面面利益主体的利益预期,但会促使供需更加平衡,市场增加了有效供给,可减少或遏制房价上冲态势,是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和收入再分配的组成部分,也可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 贾康(《沈阳日报》,2014年12月25日)
62.中国房地产已经“软着陆”
房地产如果总是在那种亢奋、过热的状态下,拿块地就能挣钱,那太不正常了……正常的状态总是应该有优胜劣汰,有高高低低……我觉得我们应该欢迎看到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从这个角度讲,调整也是应该的,十几年了,也必然会发生调整。这个调整除了供求关系的调整、区域性的调整,也包括产业内部优胜劣汰、兼并重组这些事情发生……宏观经济是软着陆,房地产市场也是软着陆。软着陆就是在做相对平稳的调整,不是崩盘式的调整。——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樊纲(新浪财经,2014年8月7日)
争议话题2 反腐节点到没到?
【交锋背景】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一举破除了“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成为中国反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同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提出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这些有力举措在凸显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之余,也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高压反腐态势下,如何抓紧制度建设?当前反腐的节点是否已经到来?
【代表性观点】
63.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是反腐的节点
如果说反腐败斗争从治标转向治本有着一个转变的节点的话,那么,这样的节点就发生在当下,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是反腐的节点。所谓反腐节点,是指反腐败斗争在思维、政策和实践的层面上发生了重大的、深刻的、根本性的转变。之所以把十八届四中全会视为反腐的节点,是因为全会以深入研究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致力于开创依法治国的崭新局面。毫无疑义,依法治国根本方略的明晰化、具体化,必将为未来的反腐败斗争带来新的格局,产生重大变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许耀桐(《人民论坛》,2014年8月下)
64.从治标到治本没有明确的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前中央政治局常委被立案审查,周永康是第一个。从反腐史来看,周永康被审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了反腐的决心,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一查到底。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节点,而且,从治标到治本,也没有明确的节点。从治标到治本是一个渐进过程,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不能说某个时间治标结束了,可以治本了,而且治标的同时就是在治本,有很多举措都是标本兼治。——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周淑真(《新京报》,2014年8月1日)
争议话题3 政府和市场,哪个更重要?
【交锋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学界持续热议的话题。政府与市场应该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市场对经济发展更有效”?林毅夫、张维迎十年之争再起波澜,引发广泛关注。
【代表性观点】
65.市场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
中国过去35年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说明政府做的大部分是正确的。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政府要不要干预”,而是“哪一种政府干预能够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哪一种干预会失败”。如果要政府去协调,当然有可能失败,但是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赶超的时候一定要靠政府,因为靠市场发展不起来。但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否需要政府?这是需要讨论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需要政府,因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必须改善人力资本,也必须改善金融和法治的安排,那不是单个企业家可以做的,需要很多企业家做,需要协调;或者协调很难,必须政府供给。——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林毅夫(财新网,2014年7月5日)
66.政府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现在还很难判断经济改革成功与否,我们随时可能倒退,甚至可能摧毁原来取得的成就。大量的事实证明,政府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我们经常用“发展阶段”说事,认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在很多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有一定道理,但我们现在经济学很多分析政策的标准是功利主义的,这个有问题。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发展、只从效率的角度评价所有的政策,人有一些基本的权利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去剥夺它,不是为了经济发展就剥夺。市场实际是一种基本的人的权利的保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 张维迎(财新网,2014年7月5日)
争议话题4 现在是否应该全面放开二胎?
【交锋背景】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历史经验表明,所有落入这一“陷阱”的国家,都没能再重新达到人口更替水平。自2013年,政府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孩”)政策以来,是否应该尽快出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引起了学界和民间的广泛争议。
【代表性观点】
67. 政府应该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必须认识到,虽然人口生育政策会影响总和生育率,但人口的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生育意愿不断降低乃大势所趋,不能指望有明显的逆转……中国正逐步踏入人口老龄化通道,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到2050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很可能低于4%。这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型经济体来说无疑是很严峻的挑战……政府应该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同时,通过微观调查,跟踪典型地区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进而根据人口发展现实及时调整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年12月15日)
68. 应逐步平稳实现全面放开二胎
由“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的调整完善思路,既在政策的目标群体上有着清晰的界限,又在政策的具体执行时有着平滑的衔接。在现有的“双独二孩”政策基础上,先实行“单独二孩”政策,释放一部分累计的生育能量,而后再实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比实行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更为平稳、可控,能够极大地减轻因为生育水平震荡而给人口结构和社会公共服务带来的冲击,更有利于实现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均衡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翟振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争议话题5 中国人是否缺乏信仰?
【交锋背景】全国维稳、全民致富的年代,进入新生活的中国人究竟有无信仰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人民论坛》2014年9月上期,对当前社会病态的调查中,60.2%的人完全认同“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是普遍的“社会病”; 27.8%的人表示“比较认同”;6.8%的人“不太认同”;仅有5.2%的人“不认同”。那么,中国人真的缺乏“信仰”吗?
【代表性观点】
69.中国人不缺信仰,缺的是具有普遍认同性的信仰
如果不以宗教信仰或信仰宗教来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进行定义的话,中国人并不缺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政治信仰层面,中国有八千多万中共党员;宗教信仰层面,官方说法,中国社会信仰佛教、道教等五大宗教者一亿多人;至于文化信仰层面,儒教的信仰者以汉族为主题,人数更是难以统计。既然中国人的信仰如此丰富多样,为什么普遍的看法却是与此相反,认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信仰缺失呢?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个人的利益追求往往要高于、大于这些信仰。信仰及其信仰方式无法神圣起来,以至于对国家、对社会无甚作用。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这就是信仰缺乏认同,缺乏基于信仰认同而构成的国家意识与社会价值规范。有信仰却无最起码的认同,几乎就是信仰的缺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李向平(《人民论坛》,2014年9月上)
70. 中国信仰文化很薄弱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有形而上学,追问世界的终极本质是什么,最终走向信仰;但是中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哲学里面这点很弱。儒家没有形而上的追问,关注的是人伦和宗法……中国信仰文化很薄弱,导致的问题已经开始凸显……信仰在个人生活上面主要表现在个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但大家普遍对精神生活是不重视的,中国人没有读书的风气;而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道德自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周国平(《京华时报》,2014年6月13日)
争议话题6 应不应该实行土地私有化?
【交锋背景】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12月2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释放出“新土改不是私有化”的信息。然而,土地私有化在舆论界和学术界的讨论不会停歇。
【代表性观点】
71.土地私有化是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农民拥有的土地可以交易进入市场变成农民的财产,18亿亩或者其中有一半土地允许这么做,农民财富就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容量就增加了。就像前十年我们的经济推动力、新增长点是房地产一样,房地产不就是因为城市居民拥有房产证,所以他就拥有了财产。如果农民也是这样,也拥有土地产权证,也拥有这种财产,那农民或者相当一部分农民的财富就增加了,而且投入到市场进行交易,就像我们现在的房地产业一样被激活,就变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清华大学教授 龙登高(搜狐财经,2014年8月8日)
72.土地私有不是灵丹妙药
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和管理制度亟待进一步改革,但并非批评者眼中的那样不堪。农村集体所有制循序渐进的改革也不失有积极意义。土地私有不是禁忌但也不是灵丹妙药。如果真去模仿扩展深圳模式,即由少量原住民拥有城市的土地和房屋,富裕的只会是一小部分人,而根本无助于占人口多数的外来打工者安居融入和市民化。因此,土地国有、私人使用也好,宅地、农地直接私有也行,但集体土地进城反而会是怪胎。——东南大学教授、博导 华生(观察者网,2014年12月2日)
争议话题7 中国经济:唱衰?捧杀?
【交锋背景】目前,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呈现出“新常态”的特点。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2014年,对中国经济形式的研判呈现出“乐观”与“谨慎”并存的局面。
【代表性观点】
73.不要听信境外唱衰中国的论调
大家要综合一个情况,要有信心。信心的丧失是摧毁一个国家的最强大的武器。不要听信境外唱衰中国的论调,他们并不掌握我国的情况。我们的信心来自何方?来自于中国的实践,只要对中国的实践认识清楚,我们的信心就能建立。同时,要继续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是长期存在的,因为它从信念上支持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艰苦创业的精神,那就容易懈怠,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全民族之中树立了这样的信心,我相信2014年经济会是乐观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学家 厉以宁(《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2月10日)
74.对中国的未来经济不是很乐观
我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并不是那么乐观。依照世界经济体的发展历史看,很多国家维持10到20年的高速增长,但没有先例可以保持高增速未来几十年不变。目前,中国经济的较高速发展是依赖于庞大的规模经济,但并不可持续。尽管一两年内中国经济增速会维持在6%左右的高水平,但长远考虑,未来的30年一定会逐步趋向于世界平均水平,大概达到3%到4%。——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 拉里·萨默斯(网易财经,2014年12月17日)
争议话题8 中国现阶段的改革需要权威政治吗?
【交锋背景】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60个大项的改革中,开始实施和正在试点的就超过了40项。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如何“落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何引向深入……都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在此背景下,改革应该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是否需要铁腕领袖和权威政治备受关注。
【代表性观点】
75.中国现阶段的改革需要铁腕推进,需要权威政治
中国在改革中所形成的开明的新威权体制能够在转型中起到杠杆作用。习近平上台后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整顿官风、严厉反腐,强调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等,都可以理解为是用新权威主义的铁腕,抑制并防范政治参与爆炸造成的“薄壳效应”,从而为进一步进行大幅度全面改革,创造政治上的稳定环境。从政治学上看,如果邓小平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的1.0版本,习近平就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的2.0版本。与其用“政左经右”来表述习近平新政,不如用“铁腕改革”更为合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萧功秦(凤凰网,2014年1月8日)
76.试图用集权的方式推动改革是不可行的
改革30多年来,中国的成绩是暂时的,因为它是靠地方之间竞争GDP的增长速度取得的。GDP本身不可能是国家和社会的终极目标,最根本的激励机制仍然成问题。因此,试图用集权的方式推动改革,是不可行的,它仍面临两个难题:第一,在集权的情况下,权力是不是要分开?是不是要有约束?决定它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哪怕碰到一个超级开明的领导人,他自己约束权力,但仍然无法解决威权主义下的激励机制问题。——香港大学教授 许成钢(凤凰网,2014年1月8日)
争议话题9 农村户籍改革重不重要?
【交锋背景】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炙手可热的户籍改革顶层设计初露端倪。根据意见要求,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各方围绕“农村户籍改革”的利弊、优劣、轻重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
【代表性观点】
77.只有打破户籍制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际上是推进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的一个实践。新一届政府上任以后提出来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通过城镇化使流动人口,使农民工成为新市民,成为真正的市民。要做到这一点,大家就要享受同样的权利。这些权利要靠户籍制度的改革,只有打破户籍制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丁元竹(中国网,2014年8月7日)
78.户籍只是一张皮,关键是依附其上的公共产品
人们愿不愿意进城,能不能进城,主要应由市场调节,光靠行政手段效果很难见效。过去很多人千方百计想成为城里人,甚至花钱买一个城镇户口,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户籍制度下,城市市民能享受到很多农村居民享受不到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认为土地比城镇户口更重要,特别是一些城郊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很快,反而在城镇要面临更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又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退。因此,户籍只是一张皮,关键是依附其上的公共产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潇湘晨报》,2014年7月31日)
争议话题10 阶级斗争过没过时?
【交锋背景】2014年9月24日,《求是》杂志社主办的《红旗文稿》刊载了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的署名文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学习时报》跟进《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否定阶级斗争为纲》一文,对“阶级斗争”问题进行讨论,而使问题进一步发酵。面对当前复杂多变、波云诡谲的国际国内形势,“阶级斗争”是否已经熄灭,已经过时?当前中国社会是否还需要“阶级斗争”?
【代表性观点】
79.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人民民主专政是万万不可取消的,必须坚持,必须巩固,必须强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红旗文稿》,2014年9月24日)
80.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才解除了长期阻滞党和国家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思想桎梏,才消解了干部、群众对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问题上的种种困惑、疑虑甚至恐惧。思想的闸门打开后,社会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韩钢(《学习时报》,2014年9月29日)